长期以来,用于检索域名注册详细信息的 WHOIS 系统已正式停用,全新的注册数据访问协议(RDAP)取而代之。这一关键变革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(ICANN)发起,旨在推动域名注册数据管理的现代化进程,大幅增强其安全性。
为何选择 RDAP ?
相较于原有的 WHOIS 系统,RDAP 具备诸多显著优势:
- 安全性显著提升:RDAP 能更高效地管控访问权限,仅允许授权用户查看特定数据,极大地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。
- 多语言全面支持:与 WHOIS 不同,RDAP 能够适应多种语言和字符集,满足全球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,更具包容性和国际化。
- 结构化数据格式:RDAP 以标准化格式呈现信息,方便计算机和各类应用程序进行处理,提升数据处理效率。
- 数据访问精细化控制:针对不同用户类别,如执法部门等,RDAP 赋予不同级别的数据访问权限,确保数据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。
尽管自 2019 年起,ICANN 认可的注册商和通用顶级域名(gTLD)已逐步采用 RDAP,但此次全面过渡的目标,是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、无缝的使用体验。
这对用户意味着什么?
对于普通日常用户而言,从 WHOIS 转向 RDAP,并不会对域名注册信息的查询操作产生重大影响。用户仍可通过 ICANN 基于 RDAP 的查询服务(lookup.icann.org)进行访问,而且许多注册商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提供 WHOIS 访问权限。
不过,域名注册商面临着更新系统以全面支持 RDAP 的挑战,同时还需保证与现有依赖 WHOIS 服务的兼容性。他们必须确保注册数据得到妥善安全管理,严格遵守 ICANN 更新后的相关协议。
对于终端用户,尤其是企业主和网络安全专家,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小的调整,以获取某些非公共域数据。对于有更多信息需求的用户,ICANN 的注册数据请求服务(RDRS)将通过参与的注册商提供支持。这一流程不仅增强了安全性,还引入了结构化访问模式,用户需要提前了解并熟悉相关操作流程。
WHOIS 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吗?
从理论上讲,注册商此刻可以停止使用 WHOIS,但实际上,许多注册商因依赖其提供的数据,大概率会继续保留 WHOIS 服务。不过,长远来看,RDAP 有望成为域名数据管理的唯一协议。
此次系统过渡,标志着向更安全、更高效的域名注册信息处理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随着用户逐渐熟悉 RDAP,整体目标是确保整个调整过程平稳有序,尽量避免出现重大服务中断。
ICANN 官方公告(原文链接)
自 2025 年 1 月 28 日起,注册数据访问协议(RDAP)正式成为提供通用顶级域名(gTLD)注册信息的权威来源,全面取代已停用的 WHOIS 服务。与 WHOIS 相比,RDAP 优势明显,涵盖支持国际化、数据安全访问、权威服务发现以及实现差异化注册数据访问等能力。RDAP 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开发完成。
自 2019 年起,ICANN 认可的注册商和 gTLD 便已开始提供 RDAP 服务。
鼓励用户使用 ICANN 基于 RDAP 的查询服务(网址:https://lookup.icann.org/en),或托管在 GitHub 上的 ICANN 开源命令行客户端。更多其他客户端实现列表,可在相关页面查询获取。
若需请求访问非公开的 gTLD 注册数据,可使用参与注册商的注册数据请求服务(RDRS),或直接联系赞助注册商,确定其数据披露流程。务必先通过 ICANN 查询工具确认所需数据是否无法公开获取。RDRS 主要面向对非公开数据有合法需求的人员,如执法人员、知识产权专业人士、消费者保护倡导者、网络安全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等。
关于 ICANN
ICANN 的核心使命是维护全球互联网的稳定、安全与统一。在互联网上与他人建立联系,需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输入唯一的地址(名称或数字),以便计算机能够准确识别彼此位置。
ICANN 正是致力于协调和支持这些全球唯一标识符的关键机构。ICANN 成立于 1998 年,是一家非营利性公益组织,其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,共同为互联网的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。